1. 液压折叠坝的基本结构由哪些部分构成?
液压折叠坝主要由坝面、液压系统、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这几大关键部分组成。坝面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成,依据工程实际需求设计成特定的形状与尺寸,直接承担挡水任务。液压系统包含液压缸、液压泵站以及连接管路,液压缸是驱动坝面升降的执行部件,液压泵站则提供动力,通过液压油的压力变化来实现对液压缸的精准控制。支撑结构在坝面升起时发挥关键作用,常见的有滑动支撑杆等,它们与坝面背部相连,形成稳定的力学支撑体系,保障坝面在挡水时的稳固性。控制系统则整合了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操作界面等,负责监测坝体运行状态,并依据设定条件对液压系统下达控制指令 。

2. 液压折叠坝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液压折叠坝的工作原理基于液压传动与力学支撑原理。当需要升坝拦水时,液压泵站启动,将液压油通过管路注入液压缸的无杆腔。随着液压油的不断注入,无杆腔内压力持续升高,推动活塞向外伸出,活塞通过与坝面背部的连接装置带动坝面绕底部的铰轴向上翻转升起。在坝面升起过程中,支撑结构迅速就位,例如滑动支撑杆伸出并支撑在坝面背部预设位置,与坝面和坝基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确保坝面能稳定挡水。当需要降坝泄洪时,液压泵站控制液压油从液压缸的无杆腔回流至油箱,液压缸内压力降低,坝面在自身重力以及上游水压力的作用下,绕铰轴向下翻转降落,使水流能够顺利通过坝顶,实现泄洪功能 。
3. 液压折叠坝如何实现自动化控制?
液压折叠坝通过多种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配合实现自动化控制。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坝前水位变化,将水位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当水位达到预先设定的升坝水位时,控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启动液压泵站,控制液压缸动作,完成升坝操作;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达到降坝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同样自动下达指令,使液压泵站反向工作,实现降坝。此外,还可安装雨量传感器,结合降雨量数据与水位数据,更精准地控制坝体升降。部分先进的液压折叠坝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工作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在远离现场的地方对坝体进行操作,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管理

。
4. 液压折叠坝相比传统坝型具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坝型相比,液压折叠坝优势显著。在泄洪能力方面,其坝面可完全放倒,降坝后坝体对水流阻碍极小,几乎能达到无坝的泄洪效果,可快速应对洪水威胁,保障下游安全。成本上,坝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常规材料,基础结构相对简单,无需大型复杂的闸墩等构造,减少了材料用量与施工量,综合建设成本低于许多传统坝型。景观塑造上,液压折叠坝在蓄水时能形成连续宽阔水面,在需要时又可通过坝面过水形成人工瀑布景观,坝面还可进行艺术化处理,提升周边环境美感。生态保护层面,其能灵活调节水位,枯水期蓄水维持河流生态,汛期及时泄洪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且坝体升降过程对河床影响小,有利于河道生态平衡 。
5. 液压折叠坝适用于哪些场景?
液压折叠坝应用场景广泛。在城市河道景观工程中,可营造优美水景,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打造城市形象名片。农田水利灌溉领域,能精准控制灌溉水位,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对水量的需求,助力农业生产。小型水电站建设中,作为低水头水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可有效调节水位,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在生态河道治理方面,可平衡防洪与生态需求,尤其适用于多泥沙、多漂浮物的河流,坝体升降便于泥沙、漂浮物排出,维持河道畅通 。
6. 液压折叠坝日常维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液压折叠坝日常维护至关重要。对于液压系统,需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油质,确保液压油清洁且油量充足,如发现油质变差或油量不足应及时更换与补充;同时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有泄漏、破损情况,如有需及时修复或更换管路。支撑结构部分,要查看支撑杆等部件有无变形、损坏,连接部位是否松动,若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矫正、紧固或更换零部件。坝面则需检查有无裂缝、破损等,对于混凝土坝面,还要关注表面是否有腐蚀、碳化现象,必要时进行修补与防护处理。控制系统的维护重点在于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数据传输是否准确,控制器程序是否运行稳定,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与测试,保障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