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水渠闸门主要由闸门框架(含滑槽)、闸门板(抽板)、手提操作部件和密封装置组成:
- 闸门框架:固定在水渠的预设槽口或墙体中,两侧设有垂直的滑槽,为闸门板的滑动提供轨道,同时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
- 闸门板(抽板):可上下滑动的主面板,通常与水渠宽度匹配,通过遮挡或露出水流通道控制水流。
- 手提部件:连接在闸门板顶部的把手或提杆,供人工操作时握持,实现闸门板的升降。
- 密封装置:闸门板边缘或框架滑槽内侧安装的橡胶密封条,用于增强闸门关闭时的止水效果。
-
关闭状态
闸门板通过手提操作沿滑槽降至 点,完全遮挡水渠的过水断面。此时,闸门板边缘的密封条与框架滑槽紧密贴合,利用橡胶的弹性填充间隙,阻止水流通过,实现水渠截流(如阻断水流进入某段渠道,或蓄积水位)。
-
开启状态
向上提拉手提部件,带动闸门板沿滑槽上升,逐渐露出过水断面。露出的面积越大,水流通过的截面越大,流量也就越大。当闸门板升至 点时,过水断面完全开放,水流可不受阻碍地通过水渠。
-
流量调节
通过控制闸门板的升降高度,调整其遮挡过水断面的比例(即露出的水流通道大小),从而精准调节通过的水量。例如:灌溉时只需开启 1/3 高度,即可减少流入农田的水流;排水时则可完全开启,加快水流速度。
- 滑动顺畅性:滑槽内部通常经过打磨或处理,减少闸门板滑动时的摩擦;部分金属材质闸门会在滑槽与闸门板接触部位预留微小间隙,既保证滑动灵活,又通过密封条填充间隙实现止水。
- 止水密封性:关闭时,闸门板自身重力(或手动按压)使密封条与框架紧密挤压,形成环形密封带,阻止水从闸门板与框架的缝隙中渗漏,尤其在低水位差场景(如农田水渠)中,这种机械密封足以满足止水需求。
由于水渠多为小型、低水压环境(与大型水利闸门相比),手提式闸门的设计简化了动力系统,完全依赖人工操作:
- 闸门板重量轻(材质多为树脂、聚乙烯或轻型铸铁),单人即可轻松提拉。
- 滑槽与闸门板的配合精度无需过高,通过密封条弥补间隙,兼顾操作便捷性与止水效果。
- 部分闸门会在板体中部预留小孔,当闸门未完全开启时,小孔可作为辅助过水通道,进一步细化流量调节(如微量补水场景)。
...